<
g55l小说网 > > 宦门逢春至 > 第513章
    李实功道:“管什么名山大川,荒郊田野。车不能到的地方,我便骑马。骑马不能到,我就穿上草鞋,走着过去。只要我双脚能到的地方,我就要去探求。”

    众人心中一震。蒋济仁小心地问道:“先生,我看你说的这些,没有几十年,怕是……”

    李实功笑道:“不过穷我一生罢了。我若是做不完,子子孙孙接着做,海内虽大,也总有走完的一天。只盼我有生之年,能再修本草药经,查缺补漏,造福世人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喃喃道:“那便是医者之福,万民之福了。”

    方维听得肃然起敬。他深施了一礼,说道:“不知道先生有什么我能帮上的,只管开口。”

    李实功想了想,笑道:“也没有别的,只是今生若有幸能完成此书,还请督公帮手,将此书刊印天下。”

    方维点头道:“此书若成,便是臣民之重宝,在下义不容辞。”

    他们三个伫立在官道旁,望着李实功乘坐的马车,在冰天雪地中渐渐远去,只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印在雪中。

    卢玉贞心下一酸,忍不住流下泪来。“师父,李先生这一去,不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蒋济仁道:“他是心中有大志向的人,此举利在千秋。我结识了他,真是三生有幸。”

    天空又慢慢飘起了雪花。方维低头道:“娘子,咱们回去吧,小心中了风寒。”

    她点点头,重新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方维将手炉放在她怀里,见她怔怔忡忡,连忙安慰道:“咱们要不要去四姐家铺子里,再做两身衣服,看你身上的这件披风也旧了。”

    她摇头:“去年新做的,怎么就旧了,多么折堕。”又挑起帘子,回头瞧了一眼,“真想跟着李先生一块去。”

    方维拉着她的手道:“好娘子,我可真的再经不起惊吓了,你是大夫,我也是病人,你替我也考虑考虑吧。”他叹一口气:“世上有李大夫这样高洁的人,更显得那些蝇营狗苟殊为无趣。”

    马车晃悠着过了城门,卢玉贞道:“将我放在采芝堂吧,相公,你自去提督衙门便是。”

    方维笑道:“快过年了,原以为你能歇一天的,胡大嫂在家里蒸点心,早点回去吃饭。”

    她将头倚在方维肩膀上:“好。冬天病人多,老人中风急病也多,不可不防。我先睡一会儿,到了叫我。”

    路渐渐变得宽阔,人也多起来了。天色尚早,有人弓着背挑着扁担,正在运货,有人蹲在地上,面前摆着几筐子萝卜青菜,高声叫卖着:“新鲜进城的,十文钱一大把!”河边有一群列着队的孩子,大概是戏班子的在练晨功,叉着腰,“啊……啊……”地吊着嗓子,声音悠扬。有店家在铺子外头架了蒸笼,热乎乎的羊肉包子一揭开锅盖,白气忽地一下飘上半天,便引得客人往上涌。老人抱着孩子,在摊子前流连不去,孩子拿了个小波浪鼓,又去看呼啦呼啦转着的五彩风车。

    前方有人鸣锣开道,大概是官员出行,乘坐四人抬的轿子过来,众人连忙往旁边让。方维掀开帘子往前望去,一条大路笔直地通向紫禁城。宫墙之内,数万名内官宫人顶着刺骨的寒风,忙着洒扫宫室,换洗衣裳,仔细地贴上春联和门神,将暖房里养出的花朵送往各处安放。乾清宫丹墀内,照例架设了鳌山灯、扎上烟火,只盼着这一份体面和喜庆,能带来些额外的赏钱。

    远处传来花炮的噼啪声。琉璃厂街的书店老板快步走出来,呵斥门口几个蹲着放花炮的小孩:“一边去,哪敢在这里点火。”

    小孩见他板着脸,连忙一溜烟地跑了。老板慢慢走上二楼,里面零星坐着几个人。老板咳了一声,躬身团团作揖道:“各位客官,对不住了,小人赶着回老家过年,这就要打烊了,贵客明年请早。”

    郑祥将手里的书放下来,微笑道:“老板,这套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我要了,给我包起来。”

    老板笑着应了,“客官,我这里买书送红封,这就给您打包。”

    忽然从书架后面走出一个长身玉立的人来,郑祥一见,有些惊喜,便拱手行礼:“好久不见。”

    张中铭微笑点头:“咱们的确是很有缘分,又在这里相逢了。”他瞧见了郑祥手里的书,便笑着说道:“这书写得十分精彩,兄台很有眼光。”

    郑祥道:“张大人也读过,那便是不错的了。”

    他结了帐,抱着书沿着台阶往下走。张中铭犹豫了一下,便追了出去,在街角小声问道:“这位……小公公,几次有缘遇见,还没请教您的高姓大名,在哪个衙门高就。”

    郑祥微笑着打量了他两眼,开口道:“我姓冯,名化,现在裕王府供事。”

    ——fin———

    ——谢谢观看——

    第280章 冯时篇之初见

    村子里的刀儿匠老刘, 在十里八乡有些名气。

    他是祖辈相传的手艺,有自己的一套规矩,比如净身最好在春秋两季, 夏天冬天都不好活。

    这年秋天, 他手上又有八个孩子要送到京城。赶上饥荒, 他手里不缺孩子。

    “做了十个,死了俩, 还成。”他磕了磕手里的烟袋锅,嘟囔着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