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g55l小说网 > >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> 第746章
    旁边的人接话笑道:“可不是?成子一天天就爱跟阿袖开玩笑,老说人家不像个男人,这搁谁谁不急?成子他就是自找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说阿袖不会真的生气了吧?”

    “就算生气了,成子肯定也能很快把人哄回来。他俩这都多少次了,小打小闹,担心个什么劲儿?”

    “我说成子也真是,就爱逗阿袖,亏得阿袖脾气好,不跟他一般见识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成子也没说错吧,阿袖长得就是很秀气,生起气来脸颊还鼓鼓的,瞧着还挺可爱的。”最后一句话他是小声说的,在他们军营里夸一个大男人可爱,可不是什么别人爱听的话。

    一堆人说着说着就笑起来了。

    几个大老爷们聊天聊着聊着就跑偏了,军营里的日子枯燥无味,还都是一群男人,说着说着就开启了黄腔。

    这种日子在军营里仿佛每天都在上演,并不稀奇。

    这头宋成跟在苏袖后面连声道歉,并不知道那群大老爷们在说什么。他一口一个阿袖的说着好听的话哄着,但阿袖就是不理人。

    不过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把人哄好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肃昌。

    又是一年过去了,这是宋声在肃昌过的第二个年。以后不知道还会在这里过几个年头,不过新年真的有新气象,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肃昌周围老百姓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一点,这是令他最高兴的。

    算起来粉条厂已经开了快一年了,生意一直都很不错。

    上次的那个去关外的客商年前的时候回来了,而且带回来一个好消息。他带出去的粉条卖的非常好,这次过来是想再签一个订单,想买一些现货粉条。

    刚好趁着回家过年,带一些回去,反正是顺路,回去给亲朋好友们都送一些,剩下的拿到他们当地卖掉。又订了一部分说是等明年再到关外跑一趟。

    其实粉条刚拉到关外卖的时候,是完全卖不动的。因为别人没有见过这种东西,不知道怎么吃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,没有人敢买。

    但毕竟是客商,走南闯北的做生意,脑子也精明的很,他就想了个主意,直接把东西带到了关外的客栈,让人家混着羊肉给他炖了一锅浓郁的羊肉锅子。

    来客栈吃饭的人看到他这道菜,泛起了食欲,很多人上前询问他吃的是什么菜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客商不着急跟人介绍粉条,而是拉着人请别人吃了一点。

    没有尝过这种口感的人一下子就爱上了粉条的味道,在别人的追问下,他这才说出了锅里头炖的除了羊肉就是粉条。

    别人免不了又问什么是粉条?哪里有卖的,自己买一些回去做菜吃。

    客商也不是直接介绍的,要做好生意也是有技巧的。他先是编了一个故事,说完了之后又说这是关内一个地方的特产,刚出没多久,现在十分火爆,他车上拉的这些还是他排队排了好长时间为了无数功夫才买到的。

    把东西渲染的量少又不好买,十分难弄。一番口舌之下,买粉条的人逐渐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在关外停留了好几天,买粉条回家吃的人发现按照那人说的办法做菜或者单纯煮粉条,加些酸辣的调料,味道真的很不错。

    关外的老百姓互相传开,说粉条好吃。加上他们平日里吃肉也都吃烦了,有个什么新鲜的吃食自然都趋之若鹜。

    这么下来,客商带的那些粉条就全部卖光了。当然,主要还是粉条本身做出来的味道受人欢迎。

    宋声得到了来自客商的反馈,想要建立一只小型商队的想法逐渐明朗起来。

    第273章 第 273 章

    日子过得很快, 去年今日他们的粉条厂才刚开始筹备建厂,经过一年的时间已经经营的如此红火了。

    大概是换了个当官的管辖地方,又因为粉条厂带动了周边不少小生意, 附近的老百姓手头开始松泛些了。

    厂子里面的工人一开始去了之后挣的钱都舍不得花,一年下来也攒了不少。有了余钱就上多打打牙祭, 这就催生了粉条厂附近许多小吃摊出现。

    不过半年的时间, 小吃摊摆成了一条街,宋声并没有制止这种行为,而是派了专人来管理,维护治安, 还搞了个小吃一条街。

    如今过年了仍旧有许多人在那里摆摊, 城里的人年后也都回去逛一逛, 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经济圈。

    年后初五,宋家村。

    张杏花终于收到了宋声和陆清从肃昌给他们寄来的粉条, 因为寄的量多, 年底跑商队的也少, 就走的驿站寄的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就在路上耽搁了许久,年前寄的,年后初五才收到。

    如今老宋家住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,过年了除了家中走亲戚的,剩下在村里头闲着唠嗑的都会跑来宋家说话。

    宋声如今可是知府了,寄到驿站的粉条都是有人专门送过来的。彼时张杏花和大儿媳妇儿林氏正在家里陪着村里人聊闲话。

    这时候有人过来, 还不是家中的亲戚, 大家都很惊讶。

    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在外面当官的宋声专门给家里人寄回来的东西。

    村里人都没见过粉条, 上次寄回来的那一点还没怎么吃就没了, 别人就更没见过了。

    看到张杏花拿了那么大一个布巾包着的东西,大家都好奇问:“杏花婶子, 你们家三郎这是给你们寄什么好东西回来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