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g55l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骂我朝廷鹰犬?我乃大秦武圣! > 第344章 青天洲,四大书院
    “你是说,四大书院,在青天洲?”

    小院中,张远看着黄老六,面上露出几分错愕。

    他知道大皇子让他去的四大书院,必然是不凡之地。

    可是他没想到,四大书院竟然在雍天洲之外的青天洲。

    黄老六出身九锻门,那是仙道宗门,山门在仙道昌隆的阳天洲上。

    不过黄老六乃是炼器师,游历各方,曾去过青天洲。

    “青天洲乃是各方混战的动乱之地,不只是儒道,连大秦都有不少势力留存其上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九洲之地,多少人心向大秦,多少人本就是大秦的人,根本说不清。”

    黄老六摇摇头,低声道:“就看大秦能不能有朝一日,踏出北境长城。”

    大秦能踏出北境长城,那当年大秦旧部,就可能重归大秦掌控,如果大秦无法再出雍天洲,那其他洲陆上的秦人,便与大秦无关了。

    对这些事情,黄老六也不愿多说,而是转头为张远讲解青天洲上事情。

    青天洲当年作为最后失落的洲陆,其上各方力量汇聚,既有大秦残部,又有仙魔妖佛。

    之所以大秦残部能支撑,就是因为有四大书院在。

    云鹿书院,璇玑书院,经纶学府,浩然书院。

    四大书院以儒道之力掌控千万里地,与仙魔佛妖交锋,大道之力丝毫不逊。

    “云鹿书院陈夫子,儒仙并重,书卷为基,据说其已经是踏入儒道真仙之境,乃是世间少有的逍遥地仙。”

    “璇玑书院孔灵筠,修成文以载道,以字化灵之境,显像化真,字字珠玑皆可为法。”

    “经纶学府董仲书,天人感应,大道长存,曾一战灭十三仙道金丹境,天道之力随手而动。”

    “浩然书院孟轲,一口浩然之气,凝天地正气,摧山崩岳,战力滔天。”

    黄老六很少讲雍天洲外的事情,直到此时说起青天洲上四大书院,方才目中尽是神采,话语中都是感慨。

    四大书院中除了山长,还有许多成名大儒做教习,文武并举,守住大秦在青天洲上残存根基。

    “四大书院虽强,但外域强敌也多。”黄老六低叹一声。

    佛门雷音禅寺,掌控三千万里山河。

    幽冥魔宗魔染八千万里之地,魔气激荡。

    青云仙宗以雷法与剑道成名,宗门法术一道,剑修强者如过江之鲤……

    至于万妖谷,那位九幽妖皇曾入璇玑书院做教习,据说璇玑书院山长曾在其手上吃过大亏。

    青天洲就是属于修行者的世界。

    与遵守大秦律法,江湖朝堂分明的雍天洲不同,青天洲上的规矩都是各方大宗门制定。

    哪怕守护残存秦地的四大书院,也是掌控绝对权力,而不是依托官府朝堂。

    “青天洲……”张远低低轻语,双目之中有淡淡的流光闪动。

    雍天洲外的洲陆,或许当真有不同的精彩。

    大皇子让他去青天洲,或许真的是让他看看大秦之外,北境长城之外是何等璀璨。

    那里,曾是大秦故土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书房中,张远开始整理书架上的书册,还有各种笔墨画卷。

    既然去读书,有些书册是可以带着的。

    他面前一幅画卷缓缓展开。

    春山图。

    不是他所绘制的仿品,而是王梦溪的亲笔春山图。

    这幅画之前张远送给了赵瑜,赵瑜去皇城时候将这画送回张远手中。

    按她说的,这画这么值钱,还是放在张远这里放心。

    画卷展开,张远的目光落在其上。

    山高水长,树木葱茏,流水潺潺,青云悠远。

    这画卷中的闲适,悠然,让人心静。

    张远的书画之道,就是起于这幅春山图。

    此时再看,他的面上神色慢慢郑重起来。

    这幅画他画过数百回,可以说每一棵树木都了然于胸。

    但此刻他眼中,这春山图似乎更有别样景象。

    他的神魂之力汇聚,化为一道淡淡的青光凝于双目之中。

    在梁原域般若禅林之外,张远曾以执掌军阵,短时间将神魂之力提升到逍遥宗师层次。

    虽然片刻之后他的神魂力量已然回落为神像层次,但那种属于逍遥层次的细微掌控之感还在。

    这让张远可以以龙象宗师境神魂,感知比同层次细腻百倍。

    也是如此,他才能发现春山图的异样。

    “轰——”

    随着他的神魂力量灌注,他的面前画卷仿佛一团云气炸开。

    一瞬间,他身外山花绽放,百鸟争鸣,流水与翠柳相映。

    春山。

    不是图。

    “咦,这么多年,竟然能有人入我春山画图?”

    一道声音在不远处响起。

    河岸边,手中握钓竿竹杖的老翁抬头,面上带着笑意。

    “王梦溪!”

    张远低呼一声。

    面前五旬左右,面容清朗的老者,不就是自己在左丘韧那看到的王梦溪画像模样?

    听到张远声音,老者哈哈大笑,手中钓竿一甩,一条青黑大鱼被钓出河水。

    “走,难得来客,去我家喝酒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小道蜿蜒,水田中是翠绿秧苗,山上红花烂漫,一方茅庐,虽斑驳却也整齐。

    那小院中,一位穿着青色布衣的清丽妇人抬头,面上全是惊喜。

    “相公,竟然有客来访!”

    张远看那夫人,眉心之上,有一抹青色蝶影。

    不死蝶族。

    “小蝶,将我那桃花醉挖一坛出来,还有这鱼,要做红烧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小蝶的手艺,嘿嘿,那可是城里大厨也比不上。”

    王梦溪往小木桌旁边坐,一边得意开口。

    张远打量四周,面上透出好奇。

    “梦溪先生,这画卷之境,为何能如此真实?”
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王梦溪笑着摆摆手。

    “你既然修绘画之道,又能以神魂入我画图,说明你已经入道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你神魂之力,已经到洞玄层次了。”

    王梦溪将一杯清茶递到张远面前,轻声道:“洞玄洞玄,自成洞天,外显法天象地,内化洞天福地,我不过是将大道化为一方天地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算不得什么。”

    算不得什么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谦虚,而是,傲然。

    世间能以绘画之道,演化为一方洞天的,能有几人?

    “晚辈能以画入道,都是从先生春山图始。”

    张远将衣衫整理一下,向着王梦溪躬身。

    “先生在上,当受弟子一拜。”

    不说张远从王梦溪的画卷之上领悟绘画之道,光是王梦溪这等以画卷为洞天的手段,也值得张远尊敬。

    王梦溪坦然受了这一礼,面上露出一丝感慨。

    “我之道,本以为再无人能传承……”

    轻轻摇头,他看向张远。

    “来,让我看看,你绘画之道修到什么程度了。”

    声音落下,木桌之上,笔墨纸砚,空白画卷飘然而落。

    言出,法随。